参观海关博物馆引出“罪恶平摊论”,剖析其本质与背后社会现象

参观海关博物馆引出“罪恶平摊论”,剖析其本质与背后社会现象

内容预览

博主参观海关博物馆时,看到一张张完整的动物皮毛,便配文:“他静静地立在那,好像有罪的是我”。博主本想引发大家的同情心,可观众并不买账。有人说:“我浑身都是聚酯纤维,就内裤那一点是纯棉,你让我愧疚个啥?哥们我甚至没钱去看这个展,纸醉金迷不带我,遇到这事却怪我。”于是,这两天“罪恶平摊论”火了。

“罪恶平摊”本质是道德绑架的变种,它模糊一部分人的责任,偷换成全人类的责任,用集体负罪感掩盖真正作恶者的罪行。比如奢侈品集团,一边用真皮草牟利,一边推出环保联名款洗白形象。

再如,小学时老师常教育我们要节约用水,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。然而,富人的高尔夫球场保养一次就要用掉五十吨水,这够普通人用好多年。更讽刺的是,美国明星卡戴珊家一个月用水量高达八百七十吨,只因孩子喜欢听流水声,水龙头就二十四小时不关。小时候我们被教育要低碳出行,防止全球变暖,可富人们坐一次私人飞机,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超过一个人一百五十斤的总排量。

我们在公交车上能看到“不要穿毛皮”的广告,可真正穿毛皮的人怎会坐公交?公益广告不让我们吃鱼翅,小时候我还以为鱼翅是某种东西,燕窝就是我家房檐下的燕子窝。其实,这一辈子,除了猪......

会员区
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请注册
已注册,请登录
返回顶部